什么是红外热成像技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温度识别的技术,是目前复工复产复学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实现对体温异常人群的快速筛查和自动化识别报警,从而大大减少对体温异常初步筛查的人力成本,并提高了体温筛查的效率,极大方便了复工复产复学人员的出入。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体温异常人员的快速筛查已久,早在2003年SARS疫情爆发时就在机场、车站、地铁站等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被用来进行体温异常的快速筛查。而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工作中又再度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根据温度高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具有辐射红外线的原理,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的一种医用技术。通过收集人体散发的远红外辐射热,经计算机处理形成直观的温度彩色图谱。用不同的色彩显示人体表面的温度分布,依据正常组织与异常组织的红外热辐射差,准确测量人体温度分布的变化程度,从而判断病灶的位置及范围,是一种能够反映机体代谢的功能影像。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红外热成像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应用于乳腺肿瘤的筛查开始,随着技术的普及,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中医学里的应用,始于经络穴位的相关研究,并随着中医诊断客观化、辅助辨证治疗、中医体质辨识等方面的不断深化研究而得到广泛应用,距今已有30余年。目前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面越来越广,也逐渐成为中医治未病中心、体检科、疼痛科、消化科等各临床科室的辅助诊断技术。未来,红外热成像技术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應在于亚健康人群的诊断与干预效果评估。

2014年,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正常人体中医特征热图研究》正式立项,并于2019年完成项目结题。在本项目研究的成果基础上,2015年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团体标准《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摄像环境》,是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领域第一个标准文件。自此,红外热图采集的环境有了统一的参数标准,为日后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其独特的客观化、可视化的特点为临床各科疾病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也可应用于健康养生服务中。目前我国的健康养生服务需求量大,市场火热,然而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现有的服务人员专业水平整体较低,成为制约健康养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如何为养生保健服务市场提供专业又便捷的诊断及疗效评估技术,成为目前行业发展的痛点之所在。红外热成像技术虽好,但其专业化的理论体系对专业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现有的专业服务人员难以掌握应用。因此也成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养生服务业推广应用的难点。

大数据助力红外热成像技术突破难关

在国家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新的中医红外数字诊断系统平台,成为解决上述难题的金钥匙。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通过中医红外数字诊断系统,红外图像可以在几十秒内完成自动化分析,并得到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可分别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对红外图像进行解析,并得出客观化的诊断结果和相应的个性化调理方案。专业服务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图像采集操作培训和报告解读培训,即可掌握应用。这样的自动化分析平台,使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的门槛大大降低,从而被更多的养生服务从业人员掌握并应用。

除此之外,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也推动了学科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开设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选修课及学术系列讲座,旨在扩大更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队伍。学术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学术的不断进步。同时,其学术成果也推动了产业的不断发展,可谓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佳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