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能给自动驾驶带来怎样的突破
自动驾驶的“第四大传感器”
自动驾驶的“第四大传感器”
解答在研发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什么是红外热成像仪? 由于黑体辐射的存在,任何物体都依据温度的不同对外进行电磁波辐射。波长为2.0~1000微米的部分称为热红外线。热红外成像通过热红外敏感CCD对物体进行成像,能反映出物体表面的温度场。红外热像仪就是通过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然后经过光电转换、电信号处理及数字图像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热红外在军事、工业、汽车辅助驾驶、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红外热像仪的核心部件是用来探测、识别和感知红外辐射的红外探测器,探测器性能直接决定了最终形成的可见图像的清晰度和灵敏度。 二、如何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可将红外探测器主要分为光子探测器、热探测器。根据探测器的工作温度可以将其分为制冷型和非制冷型,其技术差异来源于探测原理的不同。热探测器材料吸收红外辐射后产生温升,通过测量其物理性质的变化就可以测量出它吸收的能量或功率。光子探测器吸收光子后,探测器材料的电子状态会发生改变,产生光电效应,通过测量光电效应的大小可以测定被吸收的光子数。通常情况下,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属于光子型,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在探测原理上属于热式。 1.制冷探测器:性能好但成本高,多军用 2.非制冷探测器:性价比高,民品市场广阔 非晶硅(α-Si)和氧化钒(VOx)则是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两大主流敏感材料。 三、用途及规模 1.军用 基于2020年美国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我们预测,中国的军用红外热成像仪市场规模达到370亿元,按十年为周期的更新换代频率,年均市场需求将达到37亿元。 2.民用 1)电力行业是使用红外热像仪最早及数量最多的民用领域,红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供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降低了设备检修时间,是最成熟最有效的在线电力检测方法。 2)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建筑检测、石油化工设备检测、采矿以及工业生产制造过程控制。 3)新冠疫情在2020年对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预计其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持续影响世界,而红外体温检测仪是战胜疫情的关键装备之一。 4)狩猎&户外,猎人驴友的黑暗之眼。 5)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安防应用领域也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红外热像仪是被动接受目标自身的红外热辐射,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以正常工作并且不会暴露自己,在雨、雾等恶劣天气下仍可正常观测目标。因此采用红外热成像设备可对各种目标如人员、车辆进行监控,也可以作为防火报警设备。 6)在消防救援的紧急关头,红外热像仪必不可少。中国消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亟待提升消防安全智慧化治理水平。我国消防车约3万辆,假设每车配1台红外热像仪,预计市场规模将达12亿。家庭消防市场也将是红外热像仪产品未来最具潜力市场之一。 7)红外热像仪的加入能为传感器模组增加冗余度及可靠性,为汽车在复杂环境中安全行驶保驾护航。 可见,红外热像仪同样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包括安防监控、个人消费、辅助驾驶、消防及警用、工业监测、电力检测、医疗检疫等领域。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带动红外测温设备需求激增。基于我国人均安防监控配置数量、全国汽车保有量、消防车数量、工业企业数量等宏观统计数据估算,中国民用红外成像仪市场规模约为2690亿元,按十年的更新换代周期计算,每年市场规模可达269亿元。 综上所述,国内未来10年红外热成像市场规模达3060亿的规模,年均规模306亿。 四、发展阶段 我国红外热成像仪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20世纪50年代末,红外热成像仪的初步接触与了解。中国首次知道红外热成像仪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获得了红外热成像装备,此后相关科研人员开始对红外热成像装备的工作原理、材料、功能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末,军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研制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除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研究院、中国电科集团11所、兵器工业集团211所,一些高校如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也开始了红外技术的研发工作。 第三阶段:1990年至今,中国民用红外热成像仪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上非制冷焦平面探测技术的开发成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民用红外热成像仪的研究与发展,中国红外热像仪企业开始研制生产非制冷民用红外热成像仪,并大力攻关上游核心器件红外探测器,取得了突破。现在,我国已具备了非制冷型和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国产化生产能力。 红外行业的上游产品是红外探测器,中游为红外探测器组件,下游为红外整机产品。红外探测器成本约占红外热成像仪总成本的80%,因此红外探测器的采购价格对红外整机产品的销售价格影响较大。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国、法国、日本、以色列和中国5个国家掌握红外探测器的产业化生产能力。国内红外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目前已具备从红外探测器到红外整机产品的全产业链生产。 在军用市场中,我国人事红外研制生产的单位可分为科研院所及其产业化公司和民营企业两大类。国内红外产品的科研单位在此不作重点介绍。国内民营红外产品企业通常是国有科研生产单位的合作方,作为军品生产的分包单位进行红外热成像产品的配套生产。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企业被请允许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以及装备采购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民营红外产品企业与国有科研院所之间逐步演变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关系。 民用市场上,国内红外技术产品研制、生产和经营的单位约有40余家,初具规模的约有30余家。民用红外热成像仪的供应商有10多家,但大部分企业研发实力弱,品牌影响力小,许多企业实际上是国外产品的代理商或者是系统集成商,不具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而研发能力较强的则主要有高德红外、大立科技和艾睿光电等。 五、竞争格局 我国从事红外成像科研生产的单位可以分为科研院所和企业两部分。本文主要围绕企业层面进行分析。 总体来看,我国红外热成像仪行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2020年,我国红外热成像仪市场前三企业市场规模达54.44亿元,CR3达26%;前五企业市场规模达63.22亿元,CR5达30%。 从行业现有竞争者看,国内从事非制冷红外技术产品研制、生产和经营的单位大部分研发能力弱,品牌影响力小,许多企业是国外产品的代理商或系统集成商,近5年我国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技术进步较大,拥有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自主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包括睿创微纳在内的4家企业。整体来看,我国红外热成像仪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头部效应逐步形成。 从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上看,前瞻从进入壁垒和行业吸引力两方面对潜在进入威胁进行了分析,前瞻认为红外热成像仪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该行业具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但是另一方面,受红外热成像仪行业近几年快速发展,行业吸引力仍然较强。 从行业替代品威胁上看,目前主要有光学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等三大传感器会对中国红外热成像仪行业造成威胁,但总体来看,其余三类传感器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能互补彼此的短板,但在部分情况下仍无法适用,因此,红外热成像仪与其他三类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从行业供应商议价能力上看,国际探测器生产厂商大多数集中在美国和法国,另外英国、以色列、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也有少量探测器生产厂商,上述国家生产厂商的探测器出口均需进行审批,不同国家的审批严格程度和对可出口探测器性能指标的限制有所不同。从探测器性价比及审批流程相对便利等方面考虑,目前国内红外热像仪生产厂商所使用的探测器基本从法国进口。国内一些探测器研制机构,如昆明物理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11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已经开始研制并试生产成品探测器,但在成品率、稳定性、性价比等方面与国外进口探测器还有一定差距。 从行业购买者议价能力上看,红外热成像仪主要下游企业为各类机构和企业,个人消费占比相对较小,行业议价能力较弱。
创新赋能、技术赋能、人才赋能
通过市场手段统筹能源电力发展和节能减碳目标实现。推动能源电力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推动国家方案落地 1. 发电企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我国能源结构长期以煤为主,油气对外依存度高,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能源清洁低碳转型要求紧迫。国家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我们应遵循国家提倡的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应对碳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持续推进碳减排,引领全球化治理行动。 一、公司推动能源电力转型主要实践 国家电网公司牢固树立“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电网发展,加大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电力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全力推动新能源发展,促进能源供给清洁化。加快电网建设,“十三五”电网投资约2.4万亿元,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保障新能源及时并网和消纳。加强输电通道建设,跨省区输电能力达到2.3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电量比例43%,实现全国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十三五”以来累计开工抽水蓄能电站21座、装机容量2853万千瓦,在运在建规模达到6236万千瓦,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2020年底,公司经营区清洁能源装机7.1亿千瓦,占比42%。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4.5亿千瓦,占比26%,比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利用率达到97.1%;21个省区新能源成为第一、第二大电源;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电量5872亿千瓦时,减少电煤消耗2.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5亿吨。 大力实施电能替代,促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全面完成北方地区“煤改电”任务,累计完成1063万户,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建成覆盖176个城市的高速公路快速充电网络,搭建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贯彻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推动长江沿线港口岸电建设,累计建成岸电设施1203套,实现长江主要港口岸电基本覆盖。在民航机场、沿海和内陆码头大力推广以电代油,在工业领域推广电窑炉、电锅炉4万余台。近年来,累计实现替代电量8677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4.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8.7亿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7%左右。 加强电力技术创新,促进清洁能源利用高效化。研发并全面掌握特高压核心技术和全套设备制造能力,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建成国家风光储输、张北柔直等工程,探索新能源友好接入和综合利用新模式。建设“新能源云”平台,提供新能源消纳分析、电源并网、补贴申报、交易结算等一站式服务。在新能源电厂并网与运行控制领域,累计完成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12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9项,主导或重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7项、行业标准57项,制定企业标准80项。 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和新型用能设备广泛接入,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发生显著变化,需要统筹研究解决。一是处理好清洁发展与系统安全的关系。新能源、直流等大量替代常规机组,电动汽车、分布式能源、储能等交互式用能设备广泛应用,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系统转动惯量持续下降,调频、调压能力不足。电力系统亟需创新发展和技术升级。二是处理好清洁发展与电力保障的关系。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具有随机性,发电出力“靠天吃饭”,主要提供的是电量。近年来,我国用电需求呈现冬、夏“双峰”特征,峰谷差不断扩大,北方地区冬季高峰负荷往往接近或超过夏季高峰,电力保障供应的难度逐年加大。从运行实际看,满足电网高峰负荷需要,主要依靠的还是常规电源。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既要统筹好常规电源发展,还要更加注重需求侧响应。三是处理好清洁发展与系统成本的关系。为适应“双高”、“双峰”形势下新能源并网和消纳,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环节建设和运营成本都要增加。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风光等电源发电量占比的快速提高,为消纳新能源付出的系统成本将会明显上升,新能源发电成本下降不能完全实现对冲。我国新能源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西部北部地区集中开发、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成本更高。另外,用能成本过低,不利于“能源双控”和节能降耗,难以支撑能源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利于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发展,要着力疏导能源供应侧成本上升与需求侧成本较低的矛盾。 面对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通过供给侧结构调整和需求侧响应“双侧”发力,解决“双高”、“双峰”问题,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二、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2020年9月22日,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2月12日,我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了我国未来发展的价值方向,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意义深远重大,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国家电网公司深刻认识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彰显了大国担当;是推动我国从工业文明迈入生态文明的重要转变,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引擎,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大幅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我们强烈感受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一是我国实现“碳中和”时间紧难度大。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已经达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过渡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30%左右,超过美国、欧盟、日本的总和,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必须付出艰苦努力。二是统筹碳减排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欧美主要国家已完成工业化,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能源电力需求还将持续攀升,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仍存在强耦合关系,必须探索一条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情况下,既要保障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又能实现碳减排的务实路径。三是能源电力领域任务重。实现“碳中和”的核心是控制碳排放。能源燃烧是我国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占全部二氧化碳排放的88%左右,电力行业排放约占能源行业排放的41%,减排任务很重。能源消费达峰后,随着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电力行业不仅要承接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转移的能源消耗和排放,还要对存量化石能源电源进行清洁替代,必须作出更大的贡献。四是电网企业责任大。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关键是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尤其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我国95%左右的非化石能源主要通过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是重要的网络平台,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是电力系统碳减排的核心枢纽,既要保障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又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电网企业面临保安全、保供应、降成本的巨大压力,同时自身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公司要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在碳减排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反复深入研究,提出了能源电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实施路径。能源领域碳排放总量大,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电力系统碳减排是能源行业碳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碳达峰”是基础前提,“碳中和”是最终目标。要坚持系统观念、建立平台思维、加强科技创新、发挥市场作用,政府、社会和能源企业多方共同努力,源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障能源电力可靠供应、保障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加快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 在能源供给侧,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最大限度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并举,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大力发展水电,加快推进西南水电开发;安全高效推进沿海核电建设。二是加快煤电灵活性改造,优化煤电功能定位,科学设定煤电达峰目标。煤电充分发挥保供作用,更多承担系统调节功能,由电量供应主体向电力供应主体转变,提升电力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三是加强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调峰气电建设,推广应用大规模储能装置,提高系统调节能力。四是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发电机组涉网性能,加快光热发电技术推广应用。推进大容量高电压风电机组、光伏逆变器创新突破,加快大容量、高密度、高安全、低成本储能装置研制。推动氢能利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技术研发,加快C02资源再利用。预计202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25%左右。 在能源消费侧,全面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一是强化能耗双控,坚持节能优先,把节能指标纳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绩效评价体系,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二是加强能效管理,加快冶金、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用能转型,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以电为中心,推动风光水火储多能融合互补、电气冷热多元聚合互动,提高整体能效。三是加快电能替代,支持“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加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电能替代,持续推进乡村电气化,推动电制氢技术应用。四是挖掘需求侧响应潜力,构建可中断、可调节多元负荷资源,完善相关政策和价格机制,引导各类电力市场主体挖掘调峰资源,主动参与需求响应。预计2025、203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30%、35%以上。 近年来,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取得显著成就。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能源电力绿色供给体系,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稳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推进科技进步,能源电力有望提前实现“碳达峰”。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能源电力有望尽早实现“碳中和”。 三、国家电网公司行动方案 国家电网公司将充分发挥“大国重器”和“顶梁柱”作用,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加强组织、明确责任、主动作为,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互联互通、共享互济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争排头、做表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国网贡献。当好“引领者”,充分发挥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加快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利用高效化,推进能源电力行业尽早以较低峰值达峰;当好“推动者”,促进技术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尽快实现“碳中和”;当好“先行者”,系统梳理输配电各环节、生产办公全领域节能减排清单,深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实现企业碳排放率先达峰。 (一)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优化配置平台 1.加快构建坚强智能电网。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支持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并网消纳。在送端,完善西北、东北主网架结构,加快构建川渝特高压交流主网架,支撑跨区直流安全高效运行。在受端,扩展和完善华北、华东特高压交流主网架,加快建设华中特高压骨干网架,构建水火风光资源优化配置平台,提高清洁能源接纳能力。 2. 加大跨区输送清洁能源力度。将持续提升已建输电通道利用效率,作为电网发展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十四五”期间,推动配套电源加快建设,完善送受端网架,推动建立跨省区输电长效机制,已建通道逐步实现满送,提升输电能力3527万千瓦。优化送端配套电源结构,提高输送清洁能源比重。新增跨区输电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十四五”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 3. 保障清洁能源及时同步并网。开辟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建设“绿色通道”,确保电网电源同步投产。加快水电、核电并网和送出工程建设,支持四川等地区水电开发,超前研究西藏水电开发外送方案。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达到2.8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 4. 支持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发展。为分布式电源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免费服务。加强配电网互联互通和智能控制,满足分布式清洁能源并网和多元负荷用电需要。做好并网型微电网接入服务,发挥微电网就地消纳分布式电源、集成优化供需资源作用。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分布式光伏达到1.8亿千瓦。 5. 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加强“大云物移智链”等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应用,促进各类能源互通互济,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支撑新能源发电、多元化储能、新型负荷大规模友好接入。加快信息采集、感知、处理、应用等环节建设,推进各能源品种的数据共享和价值挖掘。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 (二)推动网源协调发展和调度交易机制优化,着力做好清洁能源并网消纳 6. 持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加快已开工的4163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大抽水蓄能电站规划选点和前期工作,再安排开工建设一批项目,到2025年,公司经营区抽水蓄能装机超过5000万千瓦。积极支持煤电灵活性改造,尽可能减少煤电发电量,推动电煤消费尽快达峰。支持调峰气电建设和储能规模化应用。积极推动发展“光伏+储能”,提高分布式电源利用效率。 7. 优化电网调度运行。加强电网统一调度,统筹送受端调峰资源,完善省间互济和旋转备用共享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多级调度协同快速响应。加强跨区域、跨流域风光水火联合运行,提升清洁能源功率预测精度,统筹全网开机,优先调度清洁能源,确保能发尽发、能用尽用。 8. 发挥市场作用扩展消纳空间。加快构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深化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采用灵活价格机制促进清洁能源参与现货交易。完善以中长期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补充的省间交易体系,积极开展风光水火打捆外送交易、发电权交易、新能源优先替代等多种交易方式,扩大新能源跨区跨省交易规模。 (三)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着力提高终端消费电气化水平 9. 拓展电能替代广度深度。推动电动汽车、港口岸电、纯电动船、公路和铁路电气化发展。深挖工业生产窑炉、锅炉替代潜力。推进电供冷热,实现绿色建筑电能替代。加快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建设,推进清洁取暖“煤改电”。积极参与用能标准建设,推进电能替代技术发展和应用。“十四五”期间,公司经营区替代电量达到6000亿千瓦时。 10. 积极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以工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等为重点,积极拓展用能诊断、能效提升、多能供应等综合能源服务,助力提升全社会终端用能效率。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客户服务平台,及时向用户发布用能信息,引导用户主动节约用能。推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挖掘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潜力。 11. 助力国家碳市场运作。加强发电、用电、跨省区送电等大数据建设,支撑全国碳市场政策研究、配额测算等工作。围绕电能替代、抽水蓄能、综合能源服务等,加强碳减排方法研究,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碳减排服务,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通过市场手段统筹能源电力发展和节能减碳目标实现。 (四)推动公司节能减排加快实施,着力降低自身碳排放水平 12. 全面实施电网节能管理。优化电网结构,推广节能导线和变压器,强化节能调度,提高电网节能水平。加强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运维检修各环节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实现全过程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加强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循环再利用和电网废弃物环境无害化处置,保护生态环境。 13. 强化公司办公节能减排。强化建筑节能,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推广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解决用能需求。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减少用油能耗。 14.…
辞旧岁!迎新春!
随着电子器械的功能越来越复杂,电子元件的集成度不断提高、电子元器件封装越趋小型化,从而推动未来电子器件行业朝着精密化的趋势。电路板、电子元器件作为重要的电子部件,十分微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对运行造成影响,因此研发过程中故障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红外热成像仪作为一种最新兴的热源辨识故障诊断技术,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关注。 红外热成像仪的用途特别丰富,最早主要应用在军方,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渗透在各个领域。这种非介人式的仪器,集热信息校准、特征提取和智能故障定位等关键技术于一体,非常适合电子精准数据化的模式。 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封装方式是表面贴装,电路板中各个元器件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会有固定的热量值范围,功耗增加,发热量上升时,说明电路板状态异常。异常运行下的电路板很快会发生部件损坏,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因此,我们有时需要对电路板多个兴趣点进行自定义检测,方便对不同元件的温度进行对比,或者对某一区域最高、最低点进行测温。 不过电路板体积小、集成度高,结构复杂,传统的接触式检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异常元器件需要及时处理,就需要快速高效的温度筛查工具,红外热成像技术检修故障电路板有绝对的优势。 红外热像诊断系统的基本原理 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内置的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来检测和测量物体的热辐射,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的红外热像图。通过查看热图像,就可以观察到被测目标的整体温度分布状况,研究目标精确量化的发热情况,从而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分析。因此红外热成像仪是非常敏感的热能无损检测机械。 常见的电路板故障 常见的电路板故障一般有:短路、断路、损坏、性能不良等。短路时电路板电流会变大,对应的元件也有所升温,在红外热成像仪的显示屏里较正常情况下有明显异常。 断路或者接触不良时,通过元件的电流值几乎为零,此时,对应元件的温度较正常工作时低,也能够明显的显示在热像图中。因此,可根据以上原理非常方便的判断出电路板的故障点。 明显损坏时,如∶电路板上的电容的鼓包,漏液,芯片的明显烧蚀等,遇到此类故障原件,直接更换新件。隐性损坏时,就得借助红外热成像仪类的维修工具,进行判别,一经确定损坏,直接更换新件。 当遇到性能不良时,有此类故障原件需要用红外热像仪反复测试找到坏件,或尝试代换某个可疑元件,直到找到坏件为止。 红外热像仪针对电子元器件的优点 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够输出图像高质的红外热像图,能够有效地掌握电路板的工作情况,为评测设计制版效果改进点提供依据。比如,可以观察到虚焊等引起的异常发热、散热效果、辐射热的影响等。并且仪器的灵敏度高,在产品开发、维修中均可应用。 软件功能强大,红外高分辨率,能够覆盖全检测区域的温度,精细地呈现细节温差。更准确地定位热点,并保存和回放带温度的图像和视频。 测温形式多样,能指定测温区域进行冷热点的检测分析,还可以进行点测温、线测温、区域测温,并可以设置阈值进行高低温报警,或进行等温显示。 操作简便,可选择热成像、可见光等多种模式,这为观察点在图像上的定位和比对提供了方便;加上PC端软件离线测温分析功能,提高了检测效率,加强和延伸了热像仪的功能。 红外热成像仪的应用不止于此,检测电子元器件外,在管路检漏、工厂设备维护、建筑设施检测、防火、夜视以及安防中都可应用。
天铂I30热成像人体测温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疫情最为复杂的公共场所
红外热成像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市场焦点,预计2016-2021年间,非制冷红外成像仪出货量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8%
森林及山区的搜救行动相当困难,即使利用直升机进行高空搜索,现有工具也难以在茫茫树海中辨别出失踪者身影
红外热像仪行业发展概况